本章重要习题:

2-01 物理层要解决哪些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社么?

物理层主要解决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而不是具体的传输媒体。

计算机网络的传输媒体非常多,物理层的作用就是尽可能屏蔽掉这种差异,让物理层上面的数据链路层能够感觉不到这种差异,这样数据链路层只需要考虑本层的协议和服务,而不必考虑网络具体的传输媒体是什么。

物理层上所传数据的单位是比特,物理层的任务就是透明的传送比特流。

2-02 规程与协议有什么区别?

规程这个词仅用于物理层,其他层不用规程、而用协议。

用于物理层的协议称为物理层规程,

2-03 给出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并说明其主要组成的作用?

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可以分为三大部分:源系统(发送端、发送方)、传输系统(或传输网络)、目的系统(接收系统、接收方)。

源系统

源点:源点设备产生要发送的数据。

发送器:通常源点生成的数字比特流要通过发送器编码后才能够在传输系统中进行传送,典型的发送器就是调制器。

目的系统

接收器:接收传输系统发送过来的信号,把他转化为能够被目的设备处理的信息。典型的接收器就是解调器,对来自传输线路上的模拟信号进行解调,还原出发送端禅城的数字比特流。

终点:接收比特流后进行信息输出,如屏幕,

2-04 解释以下名称

数据:运送信息的实体。

信号:数据的电气或者电磁表现。

模拟数据:即连续数据,数据的变化是连续的。

模拟信号:即连续信号,特点是代表消息的参数是连续的。。

基带信号:即来自信源的信号,也是基本频带信号,计算机输出的各种文件的数据信号都属于基带信号。

带通信号:把基带信号的频率范围搬移到较高的频段以便能在信道中传输,经过载波调制后的信号称为带通信号,这种信号仅在一段频率范围呢能够通过信号。

数字数据:即离散信号,特点是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离散的。

码元:码是信号元素和字符之间的事先约定好的转换,一个码元就是一个比特

单工通信:单向通信,只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半双工通信:双向交替通信,通信双方都可以发送消息,但不能同时发送。

全双工通信:通信双方可以双向同时通信

串行传输:数据在传输时是逐个比特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传输的。

并行传输:采用了n个并行的信道。

2-05 物理层的接口有几个方面的特性?包含什么内容?

机械特性:指明接口所用的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脚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

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

功能特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什么意义。

过程特性: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时间的出现顺序。

此作者没有提供个人介绍。
最后更新于 2024-10-20